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足球资讯

一家之言:海港申花输球尴尬,亚冠改制或成鸡肋。

直播信号

作为中超联赛的冠、亚军,上海双雄海港和申花近期在亚冠赛场上的表现确实令人扼腕叹息。他们的客场大败,被淘汰出本赛季的亚冠,这一结果无疑招致了众多球迷的批评。这种“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效应在足球场上时常上演,但这次似乎更加引人深思。

从上海媒体的角度出发,海港和申花能够从瑞士轮新赛制预赛阶段晋级16强,已经算是完成了任务。然而,以现在中超球队的战力和财力来看,对于“冠军有野心”的目标,确实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竞技层面当然要追求卓越,但足球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竞技。

中超联赛的现状是怎样的呢?中超俱乐部在亚洲的实力如何?多年的比赛下来,球迷们心中自然有数。那些扯着“亚冠是为国争光”的口号进行道德绑架的人,其实并不了解实际情况。在法理上,除了国家队的赛事,俱乐部层面的洲际竞技并不算是“为国争光”。踢得好与不好,技术分数的起伏都关乎着中超的荣誉。而中超作为一个商业单元,与意甲德甲西甲等联赛并无本质区别。

现在的亚冠已经取消了外援限制,金钱可以堆砌出全外援全首发的阵容。然而,这样的虚荣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浪费巨大。中超俱乐部在亚冠精英联赛中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涉及到球队的阵容厚度、轮换制度、伤病情况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另外,从经济层面来看,申花和海港参加亚冠所获得的收入相对于其工资支出来说微乎其微。与欧洲豪门俱乐部相比,如意大利的国际米兰,其进入欧冠八强所获得的奖金占其工资支出的很大一部分,这才是他们愿意三线作战的动力所在。对于中超球队来说,多线作战的风险很大,需要考虑到球队阵容的厚度、轮换制、伤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

在人才储备层面,中国具有能力和水平的球员已经越来越少,加上年龄、伤病等综合原因,很难支撑常态化的一周三赛。现实情况是,日韩的替补球员就能与我们的一线球员打得难解难分。因此,对于一个具有联赛冠军竞争力的球队来说,联赛和亚冠孰轻孰重,是否应该采取田忌赛马的策略,这并不是一个难题。难的是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做出明智的决策。

具有同理心的球迷大多会支持俱乐部的战略决策。作为商业体,球队只需要为自己的投资者和球迷负责,无需理会那些执着于“在亚冠为国争光”的要求者。尤其是那些言必及“恒大”的伪球迷,更应该明白那家已经从中国足球版图中消失的俱乐部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中超最客观的现状就是每赛季前的“资质认证”——欠薪大览。大概至少一半的中超俱乐部只是为了谋求生存而已。“联赛保级及杯赛单轮游”成为了他们主要的谋生策略。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同理心的球迷应当明白——现在的中超有能力“外战”吗?还需要啥自行车啊?“内行内战”的优秀也是优秀嘛!

因此,亚冠名额的减少对于中超来说或许是一种解脱。更何况现在的亚冠可能只是个“鸡屁股”,不再是鸡肋了。对于这样的改变,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毕竟足球是一项需要实力和智慧的竞技运动而不是简单的胜负之争。

特约作者简介:耳东每先生是一位前沪上足球记者拥有丰富的足球报道经验和深入的行业洞察力他曾在多家媒体撰写专栏并深入营销圈熟谙市场营销、公关善于通过营销角度观察解析足球产业。

原标题:一家之言:海港、申花洲际赛场失利引热议——全新改制的亚冠或许只是“鸡屁股”……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陈华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来源:各媒体等

来源:作者:特约作者 耳东海(注:耳东海应为耳东每)

录像推荐
英超德甲法甲西甲意甲NBA

首页

足球

蓝球

录像

新闻